您的位置 : 碧水阅读吧 > 双男主 > 小厨神今天投喂状元了吗_第6章
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23:17:18

第6章

当林婉娘满心着急的走到布坊时,就看见她家小幺坐在凳子上,两条小腿欢快的摇晃着,手里还拿着一块糕点,腮帮子鼓鼓的,吃的很是开心,旁边还有位清秀的少年给他递水。林婉娘看到这一幕,不知为何有些心梗。

顾念时刻注意着门外来往的人,当他阿娘出现在门口时,顾念立刻就注意到了,连忙跳下凳子,飞奔过去。

林婉娘看着嘴角还留着残渣的小幺,无奈的叹了口气,拿出帕子,给顾念擦了擦嘴角,“幺宝,都是阿娘的错,阿娘没有拉紧你,一定不会有下次了。”

顾念拉着林婉娘的衣袖,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不是阿娘的错,我下次也一定会跟好阿娘的。”

林婉娘看小幺没什么事,就看向了一旁站着的少年,少年看着和两个儿子差不多大,十岁、十一岁的样子,听大郎说这是他的同窗,

“这位就是谢公子吧,多谢你刚刚照顾我家念哥儿,这是婶子刚刚买的糖,你拿着!”林婉娘将手中刚买的糖放到谢明昭的手中。

“婶子,不用,不用,这本来也没什么,况且还是顾兄的弟弟,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谢明昭推辞着。

“什么应该不应该,你帮了我家念哥儿,我理应感谢你,过几天再让大郎登门道谢。”

谢明昭见推辞不过就将糖果收下了,又说:“婶子,糖果我就收下了,但是登门道谢就不必了,顾兄在县学也帮了我很多。”

林婉娘见谢明昭态度坚决,也就放弃了,又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情。

“婶子,顾兄,我母亲该找我了,我就先走了。”谢明昭向他们告别。

顾念走到谢明昭身边,仰着头说道:“谢谢大哥哥,大哥哥再见。”

谢明昭控制住了想摸顾念头顶的手,温柔的说了声“再见”

谢明昭刚走,顾大山和顾远就来到了布坊,“大哥,我刚刚看见走出去的那个人好像谢明昭。”顾远向顾怀问道。

顾怀回道:“你没有看错,就是谢明昭。”然后就将刚才的事对二人说了一遍。

顾大山听后本想批评顾念,但看见小幺仰着头,作一脸无辜状,就狠不下心来批评。只能叹了一口气,对小幺说这有多危险,被人贩子拐跑有多可怕。

顾远听后也一脸后怕,双手从顾念腋下穿过,将顾念举起来,与他平视,用凶狠的语气说:“你以后出来要跟紧我们,知道了没有?”

顾念知道二哥被吓到了,就赶紧讨好着说:“二哥,我以后一定跟紧你们,以后我跟你们出来,我就挂你们身上。”

林婉娘在一旁说道:“好啦,这件事就先过去了,现在你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颜色还有样式,给你们做一套新衣服过年穿。”

“阿娘,还是你帮我们买吧,我们不挑的。”顾远将顾念放下,看见这满屋子的布,不禁感到头疼。

顾大山走到妻子身边,搂着她的腰,温柔的说道:“婉娘,你买什么样的我都喜欢。”

林婉娘脸上出现一抹绯红,瞪了顾大山一眼,说道:“孩子们都在呢。”

顾念三人早就见怪不怪了,走到各种颜色的布匹面前假装很忙的样子,其实耳朵都竖的老高了。

顾大山抬头看着装模做样的三个儿子,感觉有点闹心。

最后还是林婉娘亲自给几人挑选的布料,买的都是细棉布,给顾大山买的是棕色的,顾怀的是浅蓝色的,顾远是松绿色的,给顾念买了一匹大红色的,给自己买了一匹淡紫色的。大郎沉稳,二郎活泼,小幺可爱,林婉娘几乎可以想象出几人穿上后的样子。

买完布匹后,几人就准备回家了,当他们坐上牛车后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
“哎呦喂,瞧瞧这阵仗,是发了多大财啊,买这么多东西,这是要把集市都搬回家呀!也不知道你们家这钱是怎么个赚法,这么能花,一看就不会过日子,怕不是以后日子过得紧巴巴,连孩子的束脩都拿不出来?”

周围的人听了,有的悄悄撇嘴,有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
顾念抬头就看见村里最爱说闲话的赵二婶,她丈夫懒惰,儿子也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,家里上上下下全靠她一个人,自己的日子过的一地鸡毛,就看不得别人好,看见谁家买点好东西就开始酸言酸语。

顾念一家仿若未闻,有条不紊地整理着物品,看赵二婶一个人在那唱独角戏。

赵二婶看林婉娘一家没一个人搭理自己,怒气涌上心头,“果然是赚大钱了,都不屑和我们这些泥腿子说话了。”

林婉娘皱了皱眉头,看着牛车上神色各异的众人,知道必须要说两句话了,不然不知道村里又会出现什么谣言。

“哟,赵二家的,我当是谁呢!自己家男人和儿子都不务正业,日子过得稀碎,还有闲心在这编排我们?有这闲工夫,不如回去好好教教你家那口子怎么扛起家里的担子,省得让人看笑话!”

车上顿时传来一阵闷笑。

赵二婶听见林婉娘揭开自己的遮羞布,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,就想破口大骂。

赵二一张脸涨得通红,狠狠瞪了赵二婶一眼,扯着她的胳膊,低声呵斥道:“好了,闭嘴,你还不嫌丢人!”

赵二婶只能恨恨地闭上了嘴。

顾念看着阿娘,竖起了一根大拇指,这战斗力可以呀。

林婉娘看见自家小幺的小动作,哼了一声,仰起了头。

牛车上恢复了平静,伴随着牛车的吱嘎声,一路无言的到了村口。大家拿着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,赵二婶在临走前还朝林婉娘瞪了一眼。

这次出去,几人都身心俱疲,简单吃了点东西,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。

……

午后的阳光洒到院中,顾远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,顾怀和顾远在旁边说着什么。

“二哥,马车能做的更减震吗?”

“二弟,车厢做的大些,一家人坐进去也不挤。”

“还要做一些抽屉,可以放一些书和吃食。”

“窗户要怎么办,要是只用帘子遮挡的话,冬天肯定灌风,会很冷,夏天又不透风。”

顾远三人讨论着马车车厢要怎么做,但卡在了窗户改装上,三人就在顾远的工具房里开始翻找各种资料。这间房是顾远专门用来做各种发明的地方,里面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与木屑混合的气味,各种零件散落一地,像是被卷入了一场小型风暴。泛黄的书籍随意地堆叠在角落,有的甚至被零件压在下面,只露出半个书脊。

突然,顾怀在一本名为《百工技艺详解》的古籍中发现了关于车窗改良的记载。那本书的纸张已经脆黄,边缘破损,像是被岁月反复摩挲。顾怀小心翼翼地翻开,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晦涩的文字,眼睛越睁越大,兴奋地喊道:“找到了!”

书中记载,先取上等的薄木板,依照车窗大小裁出框架,再用榫卯结构拼接牢固,确保框架结实耐用。框架四周开槽,用于安装活动窗扇。窗扇可用油纸或薄纱糊制,油纸能在冬季抵御寒风,薄纱则能在夏日保证通风。为了方便开合,还需在窗扇边缘安装小巧的铜质合页,下方再配上木质插销,关闭时插入窗框预留的孔洞,稳固窗扇。若是追求更好的隔音与保暖效果,还可在窗框与窗扇的缝隙处,填充一层细软的麻丝或棉絮。

顾远从顾怀手中接过来,看着上面的描述,眼前一亮。赶紧在纸上记下来。

整个车厢的图纸就画好了,车厢主体呈长方体,比常见马车宽出不少,顶部微微拱起,增大头部空间,让人在车内可自由活动,毫无局促之感。

车厢底部,有顾远设计的独特减震构造。四条粗壮的木质支架,底部与车轮轴相连,支架中段镶嵌着数圈紧密缠绕的柔韧皮条,皮条交叉编织,形成富有弹性的缓冲层。当马车行驶在崎岖道路上,皮条能有效吸收震动,极大提升乘车舒适度。

车厢内部两侧,各有两排精致的抽屉,整齐排列。

三人看着画好的图纸都开心不已,接下来就该准备找个好的木匠来打造他们的车厢。

晚饭的时候,顾远就将这件事告诉了顾大山和林婉娘。

顾大山听后,建议道:“要是做马车车厢的话,还是去镇上的车行看看,他们毕竟都是专业的,有经验。”

顾远赞同的点点头,“那我明天去镇上车行看看。”

“我一会先给你拿十五两银子,要是确定在镇上做,就先把定金付了。”林婉娘对顾远说道。

第二天,顾怀和顾远一起去了镇上车行,顾念本来也想跟着去,但是被林婉娘拦了下来,“车行里都是男人,你一个小哥儿不方便去。”

顾念只好遗憾的收回了心思。

等顾怀和顾远离开后,林婉娘就带着顾念开始做衣服,顾念一脸拒绝,晃着林婉娘的衣袖,“阿娘,我不想绣衣服。”

林婉娘叹了一口气,“你现在不想做就算了,但你总是要学的,最起码要会做你的小衣服,以后你嫁人了,娘就不好给你做了。”

顾念听见这话,白嫩的小脸皱成一团,突然想到小哥儿以后是要嫁人的,这几年一直故意忽略这个问题,好在现在自己还小,还能再逃避几年。

这边,顾怀和顾远到镇上后就直奔车行,因为快要过年了,车行里的人十分少。

一个小伙计正在柜台上打瞌睡,看见有人走进来,立马清醒过来“两位客官是想要还是租马车,还是买马车。”

“我们是想要做一个马车车厢,我这里有图纸。”顾远说道。

小伙计立马说到:“二位稍等,我去叫我们掌柜。”

不一会儿,就见一个身形微微发福的中年男人掀开帘子走了进来,“鄙人姓付,二位是想要定制马车车厢是吗,方便我看一下图纸吗?”

“是的,付掌柜。”顾远将图纸展开递过去。

付掌柜看着图纸,眼前一亮,略带急切的问道:“不知小友这张图纸是何人所画,竟如此精妙。”

顾远摸了摸头,不好意思的说:“付掌柜,这张图是我自己画的,算不得精妙,只是有些新颖罢了。”

付掌柜一听这图竟然是眼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画的,眼睛瞪得大大的,不可思议道:“小友竟有如此能力,是在下眼拙了。”

顾远连忙摆手:“没有,没有,我只是点子新奇些,细节处理和实用方面肯定是比不上掌柜的。”

付掌柜被夸得高兴,又见眼前少年态度谦虚,语气有和缓了几分,“不如小友现在和我去里面坐坐,详细的讲讲这张图的构造,具体想要做成什么样的,还有想要用什么材料。”

顾远向付掌柜讲述图纸的构造和一些零件的用途,不时传来付掌柜的惊呼声,还有他们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讨论。顾怀坐在一旁喝着伙计送上来的茶水,看着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两个人,无奈的叹了一口气,感觉自己被忽略个彻底。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 200